近日,走进甘肃省华池县山庄乡津华绿源食用菌产业科技园,一排排标准化大棚整齐排列,棚内菌棒上长满了鲜嫩的滑子菇,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
据了解,山庄乡依托良好的地理环境和湿润的气候,紧抓特色产业“短、平、快”的特点,积极发展人工栽培反季节食用菌产业,先后赴宁夏、河南、福建、河北等地考察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注册成立合作社。目前,产业园累计投资3572万元,建成四季养菌出菇大棚254座,出菇面积达8.4万平方米,并配套建成了菌棒生产车间、保鲜库、菌种研发中心、菌菇实验中心、专家工作站等。
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园区办主任王磊表示:“园区目前共生产香菇菌棒263万棒,滑子菇38万棒,露天木耳500万棒,累计产出鲜菇3200吨,预计产值6500万元以上。同时,还解决了当地劳动力6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580万元。”
近年来,华池县先后邀请国家专家团队、地方专家团队和企业食用菌专家团队,对子午岭野生菌菇资源开展全面调研,采集野生标本30余种,驯化、培育“华池号”食用菌优质品种3类5种,成功试种了灵芝、羊肚菌、滑子菇、黑木耳等多种菌种,注册了具有“高海拔、高营养、高温差、高品质”特点的“高源香菇”商标,形成了品质好、有特色、无公害、可循环的绿色品牌。在充分占领国内市场后,各入驻企业逐步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实现外贸出口“破零”。“目前共出口至美国、日本、加拿大104吨鲜菇,合计外汇19.98万美元,逐渐形成了‘反季节、错峰头、独一份、优中特’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华池县又通过政府投资825万元,企业自筹1000万元的方式,在园区规划建设爱尔兰大棚及配套自动化生产线一处。预计自动化生产线调试完毕后,能够自动化完成灭菌、接种、养菌等食用菌菌棒生产环节,有效节省人力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下一步,华池县计划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直接将菌棒出口到国外,实现“国内菌棒,国外出菇”的模式,解决鲜菇的运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