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长春国高区智慧农场探索“间作模式”,不仅能变废为宝,还为黑土地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走进农高区智慧农场,一派人机共舞的繁忙景象。无人挖掘机正在翻拌食用菌培养料堆,工人们在玉米田间开沟、清理垄沟、放入培养料、播撒菌种、覆土,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研究人员介绍,这种食用菌栽培底料是采用农场中的牛羊粪便和玉米秸秆为主料进行堆沤发酵,能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同时,食用菌在采收之后菌渣可以直接还田到土壤中,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稳产增收。
据悉,今年园区共种了五种食用菌,分别有鸡腿菇、姬松茸、大球盖菇、双孢菇和金福菇。栽种完食用菌后,食用菌的菌渣可以直接还田。在宽行区域,达到增加有机质的目的,同时在第二年进行玉米与食用菌轮作的栽种模式,使玉米栽种在前一年种植食用菌的宽行中。“米菇立体间作”的种植模式,能改良土壤,提升土壤肥力,创造新的价值。
农场中“米菇立体间作”模式的种植面积达到30亩。米菇立体栽培技术可以达到玉米增产,去年测算过,玉米每公顷增产20%左右。在宽行栽种的食用菌菌丝可以在地底与玉米根系形成互作效应,使玉米根系更加发达,并且食用菌菌丝为玉米根系提供营养物质,使玉米增产。(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