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是农业领域的高科技项目,菌种、生产、配方和管控等方方面面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未来,上海市食用菌产业将向大健康、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例如,小小食用菌,从菌种长到商品菌菇,每一步都凝聚着科学家的智慧与辛劳,只有不断实现科技领先,才能赢得市民的口碑占领市场。

位于宝山区的永大菌业就是一家依靠科研单位发展腾飞的代表。作为天平村一村一品种植基地,它年销售额多达1.5亿元,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增收致富。

据悉,在稻秸秆栽培姬菇技术方面,永大菌业多年来致力于“稻秸秆出菇,菌渣发酵还田”的生态循环农业,取得很好的环保效果。如,通过“60%秸秆、15%豆腐渣混合一定比例的木屑、麸皮或者米糠”的配方,在菌菇生产上“点草成金”,消耗了大量本地农林废弃物与豆腐渣,年消耗稻秸秆、树枝等废弃物达1.5万吨,使得宝山区的水稻秸秆离田利用率达到68%,为食用菌助力循环农业提供示范。

近日,上海市农科院还与天平村及永大食用菌牵手,设立“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与“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基地”,加强院企合作,也将助力当地农业产业蓬勃发展,让更多农户受益。
上海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认为,院企合作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助力食用菌产业向大健康、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加深产业融合,变盆景为风景,以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