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是食用菌产业大省,生产规模连续17年位居全国第一,但食用菌品种和菌种落后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优异种质资源储备不足,特异种质资源挖掘不够,野生资源没有利用起来。为实现食用菌种源自主可控,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评价利用工作,当务之急是要开展资源普查、摸清家底。
近日,南阳市经作站、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市农业科学院联合河南大学菌类工程中心、西峡县食用菌科研中心、镇平县农技中心等单位的农科人员组成普查队,分别深入西峡县等地进行野生菌类资源普查与采集保藏工作。
农科人员在当地老乡的配合下,深入高丘镇,开展伏牛山区域野生菌种质资源普查与采集保藏工作,目前已采集到有价值的野生菌样本8份,主要有:牛肝菌、大腿骨、红菇、马勃、白鹅膏菌等,并在当天完成样本处理、标本制作和数据采集整理工作。
地处伏牛山腹地的西峡县太平镇太平村桦树盘,夏季温湿多雨,山高林密,野生菌类资源丰富。普查队穿越800-1400米不同海拔高度,发现伞菌属、蘑菇属、孔菌属等野生菌类资源40多份,收集样品30余份,采集时保留清晰原始照片资料,详细记载生境和形态结构特征等重要信息。专家组对照《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和《中国大型真菌》对样品进行鉴别分类。
此次活动,时间紧凑、操作规范、记录详实,是贯彻落实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实践,标志着南阳野生菌类资源普查工作全面展开,为推进豫西南片区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实现资源普查全覆盖、做好食用菌种质遗传资源保护、建立系统完善的食用菌资源数据档案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西峡县香菇总产量突破20万吨,效益稳定在30亿元左右,综合效益150亿元以上,全县有20万农民从事香菇种植、加工和购销,农民纯收入的60%来自香菇产业。西峡香菇出口额占全国香菇出口额的30%左右,连续6年领跑河南农产品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香菇出口第一县。
西峡香菇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24项、省级荣誉26项,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香菇标准化示范县”、“西峡香菇甲天下”、“中国好香菇”等荣誉享誉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