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加强院地合作和科技帮扶,8月16-17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科技特派员何焕清研究员、肖自添副研究员前往韶关市开展食用菌技术交流与指导工作。

8月16日,特派员首先前往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交流与服务工作。蔬菜所作为该公司的技术支撑单位之一,为公司新品种、新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就秸秆综合利用、秀珍菇、灵芝、草菇工厂化栽培等方面展开研究与示范。

专家首先为公司技术骨干进行一场技术培训,培训人数27人,并赠送优良菌种、专业书籍等。课上,公司员工积极提问交流、气氛热烈,课后,实地走访公司新的试验场地和示范基地,针对生产示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解疑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获得种植户和企业员工的欢迎,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南华草菇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为韶关市特色食用菌(南华草菇)产业振兴出一分力。
8月17日,特派员前往韶关市曲江区新供销狮峰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技术培训,为合作社核心社员详细讲解“水稻-食用菌(赤松茸)”轮作技术,参加培训的人员还有沙溪镇党委副书记饶时国、镇农办主任胡勤玲、韶关分院驻点人员、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员等。

沙溪镇相关领导非常关心水稻秸秆综合化利用技术及林下发展食用菌产业,希望合作社能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开展好示范,发展当地食用菌产业,提高农民收益,切实把沙溪自然保护区的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课后,特派员还前往合作社水稻种植基地现场考察,为秋后“稻-菌”轮作设计试验方案。同时,菌渣还田种植蔬菜循环利用试验示范也同期进行,真正把秸秆高值化利用发展起来,做到“水稻-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生态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