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市新洲区无菌生产的食用菌 为何年检千批次
为让广大市民了解湖北武汉市食用菌质量安全情况,引领市民放心消费,4月14日,武汉市农检部门在食用菌生产大区——武汉市新洲区开展食用菌抽样检测工作。
新洲区徐古街道生产的食用菌种类繁多,这些食用菌都长在用木屑、玉米芯、豆粕、麸皮混合成菌菇包内,在长成蘑菇前它们需要经过2.5小时的灭菌过程,最后灌入不同菌丝,最后长成不同食用菌。
在这样一个恒温仓库,14000袋菌菇包整齐排放,每天上午工人会将长好的平菇采摘出库,待到出菇结束后,剩下的培养料会当做有机肥使用,这种“一料三菇四用”的模式,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种高温杀菌、循环使用的培育方式,几乎不会存在农药和化肥。但检测人员说,为了保证食用菌的绝对安全,他们还是会定期进行检测。
据了解,武汉市常年或季节性生产的食用菌品种有双孢菇、杏鲍菇、香菇、平菇等10多个,全年食用菌产量近6万吨。2022年,武汉农业检测中心计划抽取定量检测食用菌120个样品,各区快速检测计划进行4000次。目前,新洲区已经开展了751批次的快速检测,均全部合格。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