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珍稀食用菌研究团队2007年以来一直开展羊肚菌栽培研究。2016年开始,进行羊肚菌工厂化栽培试验。从品种选育到研发栽培,经历了数十次失败,最终于2021年2月,成功研发出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成套新技术,实现了工厂化栽培羊肚菌目的。
在国内外,冬菇、侧耳、双孢菇等都已实现了工厂化栽培,但羊肚菌能否工厂化栽培并产生经济效益,尚缺乏成功案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珍稀食用菌研究团队通过多年的努力,于2021年春初步实现了羊肚菌工厂化栽培,产量从以往的每平方米不足0.5kg提高至目前的2kg。在工厂化栽培基地的出菇房里,培养架上的羊肚菌生长在菌床上,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集约化生产,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羊肚菌从播种、摧菇、到成熟,由幼嫩时的淡黄色到成熟时的黑褐色,生长周期为80天。
珍稀食用菌研究团队2007年以来一直开展羊肚菌的栽培研究,2016年开始羊肚菌工厂化栽培试验。从品种选育到研发栽培,经历了数十次失败,最终于2021年2月,成功研发出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成套新技术,实现了工厂化栽培羊肚菌的目的。
羊肚菌的生长发育与栽培基质、氧气、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密不可分。羊肚菌栽培全程在精准控温控湿的菇房内进行,既保证了羊肚菌对生长条件的要求,也杜绝了农药、化肥及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羊肚菌正在走上寻常百姓餐桌。
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开启了智慧农业新征程。目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羊肚菌研究成果已获得10余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同时,5个羊肚菌新品种正在申请品种鉴定。